搜索

调整浮标与鱼吃食动作的关系[图]

2017-1-20 13:12| 发布者: fjh110| 查看: 1609| 评论: 0

我们都知道浮标是反映鱼儿吃食时动作的媒介,除浮标的自身语言(翻身站立、匀速下降、到位、返弹、静止)之外的任何动作,包括缓升、急降、晃动、移位、下落时的超时停顿……等等。这些“反常”的动作都有可能提杆中鱼,这些有异于浮标自身语言的动作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浮标的鱼讯语言。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些浮标的鱼讯语言来进行垂钓的。了解了浮标的鱼讯语言,那么这些鱼讯语言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鱼吃食时的动作在浮标上的具体体现。鱼又是怎么吃食的呢?为了简单,我把鱼吃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逐一定义了名字。

 


首先是鱼触碰、试探饵团阶段,我称之为“探口”。在这个阶段中,有些鱼习惯先吞进去但又马上吐出来,再吞再吐,反复多次。如鲫、老、滑鱼等。而有些鱼习惯先用鳍或嘴触、拱动饵团,并围着饵团游动。如:鲤、草等。
其次,就是鱼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一口将饵吞入嘴中,我称之为“吞口”(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暂)。
再有就是鱼吃饵后的抬头或转身阶段,我称之为“走口”。
第四,就是鱼吃食、转身(抬头)后的游开阶段,我称之为“死口”。


这四个阶段贯穿鱼吃食的全过程,即连续又不完整。说它“不完整”是因为:当鱼处于饥饿状态、觅食欲望很强的情况下,见饵就吃,不再小心翼翼的试探是否安全,其“探口”阶段就不存在了(如:生口鱼)。再有就是,鱼在觅食的过程中突然受到惊吓,也会马上放弃觅食,多好的美味也留不住它逃走的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鱼后要马上领鱼出窝的原因。


鱼吃食的四个阶段,与浮标的鱼讯语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又是怎样通过浮标来具体体现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何调整浮标。我们也正是通过调整浮标来认知鱼类的觅食过程,从而达到和实现钓获的目的。说到调标,我比较认可浮标的“剩余浮力”之说,即调目越小剩余浮力就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敏,也就是说浮标越接近于调平水越灵。反之则为调迟钝。


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浮标调的越钝,鱼吃食的四个阶段越明显、越松散;浮标调的越灵敏,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就越模糊、越紧凑。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拿调成5目的浮标来说说。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每次挂钩的两饵大小相同,重量也一样,且每个饵都能拉下2目的浮标。则双钩挂饵后,我们通过调整浮标与水底之间的距离,使下钩饵刚好触底,此时的浮标应露出水面1目,由于饵料的重量被浮标的浮力全部承担,两饵均处于悬浮状态,且浮标的剩余浮力基本上等于浮标被调成1目时的浮力。若此时有鱼探饵,饵团就会晃动,当浮标的剩余浮力不足以平衡掉鱼探饵的吸力时,标讯也就随即产生。这时浮标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探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对浮标进行调整,让上钩饵触底,底钩饵呈卧底状态,浮标应露出水面3目。此时有鱼探饵的话,由于浮标的剩余浮力增大了,加上两饵一触底一卧底,饵团受水底的制约,晃动的幅度小了许多,而且此时鱼探饵的力量能很好的被浮标的剩余浮力所平衡,则浮标的“探口”讯息就不明显了,也许只是轻微的晃动,上下的动作几乎没有。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提竿时机判断及反应速度提高[图]下一篇:提竿的早晚影响上鱼率[图]

中渔钓技检索>>

最新评论

手机中渔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