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钓鱼那些事]

【原创首发】钓鱼那些事之我的爱车

[复制链接]
查看: 2139|回复: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5 09:2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昆仑草 于 2015-10-15 09:35 编辑


  没错,我的爱车确实是它--一辆永久加重自行车,因为它是我日常生活中的心爱的“坐骑”,更是我三十多年钓鱼生活中的好帮手,在我的钓鱼生涯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的眼里,它就是我们家里的大功臣,钓鱼三十多年,机动车、非机动车坐过无数,但只有它属于我,说它是我的爱车,一点都不夸张。下面,先让它跟您见个面。

  您别看它其貌不扬,其实它可是正儿八经有身份的“人”,它不但有“身份证”和身份证的编号,而且,在那个年代,自行车跟现在的汽车一样,也要进行年审,瞧,这就是它的“身份证”和年审合格后发的合格牌。

  不过,它的“身份证”并不能象人的身份证那样全国通用,到了库尔勒,即便两地都是新疆的辖区,仍然要办理库尔勒的“身份证”,我不知道当时内地对自行车是如何管理的,我们这里可是缺一不可,要不然,说不定哪天上路,就会被警察查扣,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吧。

  说起我的这辆爱车,它的年龄可不小了,虽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诞生(出厂)的,但到我手里都已经40多年了,1972年到和田工作,那时候的这个西域小城,尽管是和田地区的首府,是地委行署所在地,却不过是巴掌大的弹丸之地,十分落后,吃的是涝坝水,点的是煤油灯,只有城内有几里柏油路,出了城就是沙土路,那个虚土有二、三十公分厚。街上别说汽车,就是自行车也很少见,满大街都是老乡的毛驴车,这是女儿从朋友那里弄了一张非常珍贵,十分难得的照片,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时过境不迁,7年后的1972年,我到和田工作时,并沒有多大改变,这座二层的所谓百货大楼,照旧是城里唯一的一座楼,照片虽然比较模糊,但仍然可以看到,号称市中心的和田城,人都沒有几个,更见不到汽车和自行车的影子,毛驴车倒是有一辆。特别是巴扎天(集市),大街上简直就是毛驴车的长龙。因为钓鱼时曾搭过儿次,也算是我钓鱼生活中坐过的车,所以很想补张照片。不过现在乡乡通班车,村村通油路,只能在比较远的乡下才能见到它的影子,而且多数是老年人用,结果花了半天的时间,跑了两个乡镇,才找到它的踪影,拍到了这张照片,一点沒变,就是这个样子。

  人们上下班,主要是靠两条腿,我的家离单位较远,跑了一年多,实在不方便,很想买一辆自行车。一辆永久车要180多元,爱人沒工作,儿子刚出生,拿出180元谈何容易。但我们两口子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过惯了苦日子,于是咬紧牙关,勒紧裤带,攒了一年多,楞是从牙缝里抠出了买车的钱,就这样,1974年,这辆爱车终于來到了我的身边。有了车,生活自然就方便多了,特别是1984年开始钓鱼后,它的作用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时候我曾想,如果当年沒有这辆车,现在,这个钓鱼人的部落里,是否还会有我这个如此痴迷钓鱼的老家伙,因为一般的钓场,近则几里、十几里,远则几十、几百里,十里八里的步行可以去,再远步行就不方便了。在那个年代钓过鱼的人都知道,若是乘汽车去钓鱼,十有八九是公车私用,因为,那个时候公薪族根本就沒有私家车。所以,如果哪个单位的司机会钓鱼,他在钓友心中的地位,恐怕比县太爷还牛。那个时候交通法规沒有现在这么严,什么车能载人,载多少人,警察基本不管,更何况钓鱼人都是早出晚归,走的时候天沒亮,警察叔叔还沒上班呢;回來时天又黑了,他们早就下了班。所以,钓鱼的车是五花八门,我曾坐过北京吉普、解放卡车、东方红拖拉机、建设摩托等。那时候,吉普车是高档车,因为是当官的配车,不过我觉得并不舒服,五座车经常挤六个人,八座最少也得上十个,汗臭屁臭加鱼臭,那滋味并不好受,反而觉得卡车最舒服,车箱里铺上体操垫子,横七竖八躺一车,一觉可以睡到家。有时候实在找不到汽车,手扶拖拉机都坐过几回,有一次过一条小水渠,也就是几根木头搭了个便桥,方向沒掌握好,车厢一下子歪到了渠沟里,幸亏水只有脚脖子深,五、六个人,除去糊了一身泥巴水,其他倒无大碍。回來后,家人听说此事,担心的不得了,埋怨了好几天,但是下次听说有车,仍然抢着去,难怪圈外人都把钓鱼的人叫着疯子,细想一下,钓鱼的人确实挺“疯狂”的。现在,我们这里早就见不到这种车子了,这是托老家的亲戚在胶东农村拍的,跟我们当年坐的那种差不多。

  尽管如此,那个时候机动车毕竟少,能找到机动车的机会并不多,十有八九还是要靠我的爱车。自己的自行车,说到哪就到哪,想啥时走就啥时走,非常方便,近处不用说,最远能跑到60里外的洛浦哈拉快力水库,可以说方圆五、六十里的钓场基本跑遍了。退休后到库尔勒,把爱车也带到库尔勒。六十多岁了,仍然骑着爱车满世界跑,沿着孔雀河,上至石灰窑、塔什店,下到和什力克、包头湖,凡是能钓鱼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如果有条件,还把孙子带上,从小就让他享受鱼快生活的乐趣。

  三十多年的钓鱼生涯,钓鱼中的那些故事确实不少,要摆龙门阵,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今天只说说跟爱车有关的几件小事。有一次,和儿子几个人到和田县英尔日克水库去钓鱼,那时候为了多钓会鱼,都是两头不见太阳,三十多里路,去时骑了一个半小时,到水库时天还不亮,挺顺利。天快黑时收竿回家,离家还有十几里路时,车子沒气了,黑灯瞎火,沒地方找打气筒,只好让儿子跟着别人先把鱼带回去,自已推着自行车往回赶,到家时已经快半夜了,够狼狈的。吃一堑,长一智,打那以后,再钓鱼去,就把打气筒带上,以防万一。这招还真管用,有一次回來时,车子后带被扎了个洞,打足气不到十分钟就沒气了,于是釆取打足气后狂奔,沒气时再充再骑的策略,只四、五个回合就到家了,并未耽误多少时间,比推着回來好多了。这就是在英尔日克水库钓鱼时的一个留影,20多年前的照片,质量本來就不怎么样,再翻拍一次,就更差劲了,不过还是记录下了当时钓鱼的瞬间,只是为了防晒,大家的自行车都锁在岸边的树荫下,沒有照上,有点美中不足。

  还有一次,是1989年的8月份,眼瞅着就快开学了,因为新学年要带毕业班,家长和老师都知道,只要带上毕业班,开学后就只有星期七,沒有礼拜天了,很难再有时间去钓鱼,得抓紧时间多钓几次。星期一和星期三,其他单位都上班,当然找不到汽车,于是和学校的管理员郑玉祥,骑上自行车到洛浦哈拉快力水库钓了两天,來回120里路,去时得三个多小时,因为好的钓位要下水,所以带的东西特别多,除了渔具,还有下水裤和椅子,钓鱼时,把椅子放在水里,椅子背离水面二、三十公分,只要坐在椅子背上,水不能灌进水裤里就行,穿上下水裤站在椅子上,这样可以靠前一点,钓位更好一点,而且站累了,还可以在椅背上坐一会。那把椅子早就不在了,下水裤也坏掉了,万幸的是在老照片中发现了它们的踪影,尽管翻拍的照片不如原片清楚,但基本上能看到椅子的原貌,下水裤就在我的身后(前一张照片穿的下水裤更清楚)。

  车子放在库尔勒沒拿回來,为了重现当时的情形,只能用孩子的自行车,绑上现在的一把椅子,模仿当年的样子拍一张,那个打气筒就是当年的,绝对是原装,下水裤和鱼则跟打气筒一起放在椅子腿的中间。

  您可以想得到,沒刷油漆的木头椅子在水里泡一天,走时“喝”得饱饱的,那分量,恐怕翻一番都不止,再加上十來斤鱼,您说得有多重?所以,回來时,其码得四个小时,那个辛苦劲就甭提了。可是休息了一天,野心又起,晚上约小郑第二天再去,因为太累,小郑死活不愿意,说受不了,其实我比他还大十几岁呢,他刚三十出头,我已经四十五了,因为那几天的鱼情特别好,我有点不甘心,决定自己去。星期五的早晨三点钟(相当于内地凌晨一点),我一个人按时出发,那时候除了进水库的几里土路外,其他的路已经铺成了柏油路,骑车倒是挺顺当,就是沒个作伴的,黑咕隆咚有点瘆得慌,一直在路中间骑,不敢靠边。好在那时候民族分裂情绪还未发展到暴恐活动,社会还算安定,所以安全到达水库,用了三个小时多一点,比前两次还快,等了好一阵天才亮,确实有点疯狂吧?那天,可能小家伙知道我辛苦了,争着咬钩,钓的比前两次都多,高兴得早把苦和累忘的一干二净。不过回家时,用了四个半小时,看來体力确实有点透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贯穿人生,有苦也有甜,累并快乐着,丰富了钓鱼人的渔快生活,使钓鱼那些事更加精彩。四十多年,我的这辆爱车究竟跑了多少路,根本沒法统计,只记得内外轮胎换了有四、五条,钢珠换了一大把,这还是在特别爱惜和精心保养的情况下才做到的。车子有了毛病,都是我自己修,开始还不懂,蹲在修车师傅跟前看上几次,慢慢就学会了,不是吹,后來我的手艺相当不错,如果那个时候下了岗,自己开个修自行车铺,混碗饭吃,绝对沒问题,到现在,我的修车工具仍然保存得好好的,甚至骑车时用來照明的车灯都还在。

  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田已经是今非昔比,彻底改变了面貌,且不说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就是满大街跑的车子都是各种汽车和电动车,数量比当年的毛驴车还要翻不知多少倍,怪不得内地许多大中城市因为堵车要限购限行,就是我们这个边陲小城,碰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也时不时地要堵上那么一阵。

  自行车反而不多见了,闲着沒事,我曾在主要路段做过粗略的统计,平均单向(双向数不过來)1小时通过各种车2554辆,其中汽车1795辆,各种电动车732辆(包括几辆“一脚踹”),自行车只有27辆,仅占总数的1.1%都不到,这还是非上下班的高峰时段,高峰时段根本就沒法统计。我知道不能以一斑窥全豹,但这组数据其码可以反映一个基本事实,如今,在我们这里,曾经是主力军的自行车,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了,您那里呢?

  我们家也过上了小康的日子,两个女儿都买了小汽车,出去钓鱼,再也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求人了,说走就走,上车就可以出发,非常方便。

  不过,我仍然怀念过去骑上爱车钓鱼的那些日子,咱不说那些生态文明,环保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等的大道理,单从个人的身体來说,骑自行车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我从小就体弱多病,1980年曾因病三进医院,前后住院达两个多月,是医院的常客。只从开始骑车钓鱼后,身体素质越來越好,到后來,就连感冒对我都不“感冒”了,绝对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所以我建议钓友们,特别是年轻的钓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骑车去钓鱼。您想,如果碰上堵车,两个小时都出不了城,好不容易挪出去了,又因为雾霾,高速路封闭,走不了,等到中午雾霾散了,又该往回赶了,这还叫钓鱼吗?倒不如骑上自行车,就近找个地方甩上两竿解解馋,或者干脆找个黑坑,跟塘主斗上一把,斗输了,咱不气馁,好好总结一下教训,以利再战;如果斗赢了,哈哈!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何况咱还锻炼了身体。
  如今,孩子们已经不准我再骑车去钓鱼了,倒不完全是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疆的反恐形势仍然比较严竣,为了安全,每次出去钓鱼,都是她(他)们用汽车来回接送,所以,我的爱车已经传给了孙子,您瞧,这就是他和那辆爱車的合影。

  他明年秋天就上初一了,中学离家远了一点,到那时需要骑自行车去上学,再不用大人接送了,如果他要钓鱼去,安全情况又许可,我倒鼓励他骑上车子出行。

  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如今的自行车是越來越漂亮,越来越高级,也许孩子们已经瞧不上这种又笨又普通的自行车了,不过,真心希望我的爱车也能成为他的爱车,而且,如果自行车保养的比较好,就接着往下传,孙子再传给他的孙子。若干、若干……年后,这辆爱车也许成不了“国宝级”的,但其码也是“家宝级”的,因为,它一路陪伴着我们去钓鱼,見证了我们家祖孙几代人的渔乐生活。我的爱车,一辆老式的永久加重自行车,“家宝级”的,完全够格。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0-15 09:43:35 | 只看该作者
   还留着?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15 10:36:55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了中国当年高质量产品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0-15 11:02:58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了中国当年高质量产品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0-15 14:32:41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坐驾及驾驶证和車牌,历史的记忆。宝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0-15 15:23:29 | 只看该作者
留着吧,N年以后就是文物了。和田可是出好玉的地方,那年代没有偷放几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0-15 17:19: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0-15 17:20: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0-16 11:48:35 | 只看该作者
浓浓的历史,厚厚的文化!又一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0-17 00:42:38 |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这种清贫不言苦的乐观态度真让人敬佩
这辆二八永久自行车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就象老先生对垂钓的爱好一样,值得回味和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