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饵原料/添加剂]

藻元素(破解饵料利器)——东施驿站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施也浪漫
21#
发表于 2014-05-27 21:09:0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早日上传 藻元素 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05-29 15:51:20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顺便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05-30 14:06:5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添块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06-06 21:55:3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06-07 16:45:58 | 只看该作者
真心谢谢楼主   确实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06-11 18:47:04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06-11 18:47:18 | 只看该作者
: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06-25 19:44:13 | 只看该作者
寻找藻元素(二)
三、鱼对藻元素的察觉、识别和反应
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溶解性。苹果的呈香物质是乙醇异戊脂,新鲜鱼贝类的腥味儿主要是六氢吡啶,海藻香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硫醚……这些气味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原有空气环境的平衡,使人们产生了嗅觉。例如;臭味的出现会使人感到厌恶,花香味会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当红烧肉味儿出现时,会产生饥饿感和食欲。从生理学角度讲,上述人们对气味的反应属先天性“非条件反射”。
藻元素在水中的突然出现,会打破局部水域(窝子)原有的化学平衡。例如:带有氯化钾(KCL)的鱼料投到窝中后,它会立即分解为带正电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它们随水流入鱼的前鼻孔并从后鼻孔流出,鱼儿鼻腔中的嗅小板将捕捉到的信息“通知”嗅神经,使嗅神经的电位陡升,一直传递到端脑,之后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识别过程)并立即下达前进的指令,于是肌肉开始收缩,胸鳍、腹鳍和尾鳍开始划水,沿着化学梯度游向食物源。
“化学梯度”是指某种化学成分的浓度指标,或从淡到浓,或从浓到淡直至消失。讨论它的意义就是在使用藻元素时要保证最佳比例。这里有三个有关浓度概念:应答反应浓度——指鱼儿对某种化合物产生嗅感的起始浓度;饱和浓度——指鱼儿对某种化合物最感兴趣的浓度;过饱和浓度——指鱼儿对某种化合物的承受能力已超过极限的浓度。
鲫鱼对藻元素之一的谷氨酸的适宜浓度为10-3~~~10-8摩尔/升,也就是谷氨酸(C5H7NO4分子量为147)在1升水中含有0.00000147克时,它就能嗅到味儿了。档浓度达到0.147/升时,就达到饱和浓度了。当超过饱和浓度时,鱼儿就会远离甚至跳出水族箱。这个浓度概念打破了初学钓鱼者的误区——味儿越浓越招鱼。
一位垂钓大师,钓前常用温度计、石蕊试纸检查一下水温和水的酸碱度,然后取出一支注射器,从饮料瓶中抽取定量诱鱼剂溶液,注入饵料盆中和饵,旁观者惊讶、冷笑一位故弄玄虚。如何解读大师的做法呢?“鱼类的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是对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感觉”。低浓度是导致这位大师使用注射器的动因。他的行为证明:垂钓是智者的运动!
有钓友要问:藻元素应按哪种浓度设计?它能将多远的鱼儿招进窝?我的答案是:藻元素呈球形向四周扩散,因此食物源的浓度应按饱和浓度设计为基准。当其浓度扩散到应答反应边界时,该水域的鱼儿就能做出进窝反应。在实际操作时,应考虑窝料有一个从浓到淡直至消失的过程,因此可以适当加大浓度或间断性地投饵。Riben鱼类学家中岛谦二,曾对两种诱鱼剂(谷氨酰胺和二甲基— B? —丙酸噻啶)在三种不同浓度状态下的鲫鱼吃饵频率做过比较。当两种诱鱼剂浓度在10-3摩尔/升(饱和浓度)时,鲫鱼咬钩频率最高。当浓度达到过饱和时(10-210-1),鲫鱼的咬钩频率急剧下降。这两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窝和炸窝”。令人遗憾的是中岛谦二先生没有注明实验温度。我觉得浓度高低与水温的不同有直接关系,如果将夏天的浓度指标在冬天使用,鱼儿的咬饵频率肯定会出现误差。
再说说鱼的嗅感,这种机能对其生存十分重要,双羟(qiang)孕酮化合物是雌性鲫鱼从泄殖孔中释放出的性外激素。当这种物质出现在水中时,雄性鲫鱼会穷追不舍地沿着化学梯度寻找雌鱼并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而当水中出现异黄喋呤化合物时,这是脱钩之鱼在逃跑的刹那间从受伤的口唇中释放出来的一种“警戒素”,很少的量足以引起附近的鱼儿产生逃离的反应。当将鱼的嗅觉神经切断后,它们只会随其他的鱼一起“混”,其索饵能力大大降低,并很快消瘦直至死亡。曾经有科学家使鱼致盲后观察,它们仍然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味觉继续索饵,虽很艰难,但不至于饿死。
在鱼类家族史中,也有习惯夜间捕食者,例如:鳗鲡、鳝鱼、黄颡等,它们的嗅觉要比在白天觅食的鲫鱼、鲤鱼发达、灵敏得多。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一种叫做嗅小板的器官决定的。主要靠视觉捕食的鱼类嗅小板数量极少甚至空白。我曾近距离观察和摄录黄颡对诱食剂的嗅觉与味觉反应,当黄颡与鲫鱼、鲤鱼在同一水族箱中时,它们比鲤科鱼类的嗅觉要灵敏,反应也要更快一些。
鱼类对藻元素中的氨基酸各有所爱,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例如:半胱氨酸,它对草鱼的相对刺激作用为191%,而对鲤鱼却毫无察觉。给大家提供一个简表(引自JOHNSEN等),看看上述两种鱼类的嗅觉器官对不同氨基酸的感受能力(详见表1
种类
半胱氨
精氨酸
蛋氨酸
苯丙
天冬
鲤鱼
/
144
105
100
134
85
81
72
71
68
草鱼
191
122
115
100
80
72
61
54
51
33
1:若将此图表进行优化组合,一个个数字就变成了一个个新配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06-25 19:44:33 | 只看该作者
东施也浪漫 发表于 2014-6-25 19:44
寻找藻元素(二)三、鱼对藻元素的察觉、识别和反应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溶解性。苹果的呈香物质是 ...

科学家JOHNSEN似乎已经给我们勾画出了鲤鱼和草鱼的配方。只要加上一些载体(如:大豆粉、麦麸、玉米粉等),就可以走向钓场。不过且慢,我们不能忽略鱼儿的味觉作用,它才是决定鱼儿对食物取、舍的“终审法官”。
鱼类的味觉器官是味蕾,又称“近距离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口腔内外、唇、胡须、鳍、鳃弓等处,鲤科鱼类对食盐的感觉要比人类灵敏184倍,对糖果则比人类灵敏两千倍以上。当人们感觉到咸或甜时,鱼儿的感觉已经过了头。嗅觉与味觉的感觉大多数是同一的,而少数则是对立的。比如:酒米撒进窝里后,鱼儿会迅速赶来,但绝不张口吞啄酒面团。根据riben判定的鱼类诱食剂标准:酒面团不在鱼类诱食剂范围之内,因为鱼儿不触球。这算是鱼儿嗅觉与味觉产生对立的例子。
鱼儿味觉对藻元素的察觉、识别和反应机制与嗅觉系统相似。味蕾内部具有无数个感觉细胞,有一定的电子密度,与食物中的电离子接触后就会改变电子密度差,然后通过味神经传至脑,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整合识别,最后下达吞咽或放弃的指令。
鲤鱼、草鱼对氨基酸的味觉刺激反应如何?我翻阅了许多中、外资料都没有找到答案。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还是找到了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两种鱼的有关资料,可以作为参考。这两种鱼均属于杂食性鱼类,与鲤鱼的摄食取向大体近似。这个资料是Cprio(1982)Hidaka等和Johnsen等分别完成的(详见表2
(表213种氨基酸对齐氏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刺激作用对比(%
氨基酸
刺激效率(%平均值+S.O)(10-4moL/L
斑点叉尾鮰
齐氏罗非鱼(10-3moL/L
L——丙氨酸
100
100
L——精氨酸
86.6
162.95
L——丝氨酸
69.5
103.3
L——a氨基丁酸
65.7
L——谷氨酸
60.6
148.9
D——丙氨酸
57.2
甘氨酸
53.4
65.42
L——色氨酸
51.9
L——半胱氨酸
51.7
113.62
L——苏氨酸
50
75.27
L——天冬氨酸
139.59
苯丙氨酸
75.32
蛋氨酸
69.31
脯氨酸
50.74
鱼类除了通过自身的化学感受器主动地察觉到藻元素的存在以外,还可以间接地从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足以证明这个理论是城里的。
将一个大水族箱分成相互间可以连通的四个小间和一个大间,在一室、二室和四室内各有一尾黄颡,玻璃隔板上长满青苔,使视力较差的黄颡无法通过视觉去觅食。当向四室投入一条蚯蚓时,立即被该室的黄颡吞入口中。几乎就在同时,一室和二室的另外两尾黄颡快速游出“小门”通过大厅,穿过四室的“小门”游进四室。它们在四室内快速游来游去,摇着尾巴、摆动胡须,明显是在寻觅食物。需要说明的是,鱼类的味蕾不仅仅长在头部,尾部也有。
上述现象对钓鱼人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竞技比赛场上——不要急于钓起进窝的第一尾鱼,你只管一杆一杆地续窝,让它向四周伙伴传递找到“美食”的信息,当窝里的鱼泡“开锅”后,再一尾一尾地收拾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07-03 22:26:11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 怕不好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