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饵原料/添加剂]

藻元素(破解饵料利器)——东施驿站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施也浪漫
41#
发表于 2014-08-31 12:35:34 | 只看该作者
等不急要看三了 再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08-31 19:47:10 | 只看该作者
化学家出身的钓鱼人!高!牛!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09-09 06:21:47 | 只看该作者
寻找藻元素(三)
四、寻找藻元素的三条渠道
第一条渠道是从相关的科技领域中收集科研成果,把它变为钓鱼人的利器。
垂钓活动与水生养殖行业可谓“近亲”。都关心气候变化对鱼儿摄食的影响,关心鱼类诱食剂对鱼类摄食的促进作用。鱼类学家从钓鱼人的的鱼钩上挂的沙蚕(海蚯蚓)、条纹长臂虾、玉筋鱼肉、牡蛎、乌贼肉、蟹肉中分离出各种氨基酸和甜菜碱的诱鱼成分。淡、海水中生长着大量的藻类和各种水生植物,它们是各种水生动物和鱼类食物的主要供应者。学者从直立莴苣中分离出了诱鱼活性成分氨基酸、脂、有机酸和糖。经过筛选,把各种物质进行组合实验,最后确定草食性鱼类的配方,并添加在饲料中。我根据上述学者的启发研究出藻元素的第二配方。它在第一配方基础上增加了甜菜碱、含硫氨基酸及葡萄糖等。用钓鱼人话来说这是一种“广谱型或通杀”配方。此配方推广第一年,除一位反馈说:温度过高,诱食剂溶解变色外,其它反馈多为:“激动、兴奋、一生中最多一次收获、获得省级比赛冠军”等等。令我欣喜的是海钓实践,大连、青岛和汕头钓友称:在鱼钩的前端,装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塑料瓶,将瓶体钻出许多小孔,内装用诱食剂浸透过的碎鱼虾,慢慢放出气味,会引来大量鱼儿就餐,不仅钓到有鳞鱼,还钓到无鳞鱼。
第二条渠道是从淡水、海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寻找。这个过程简单滴说就是水生植物(主要是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如碳、氢、氧、氮、硫、磷)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起来以供消费者利用。消费者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还原为无机物,并返回到水体中,为下一轮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在营养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动、植物的死体、排泄物和分泌物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的中间产物和分解者的代谢物。这些分解产物中,颗粒碎屑和部分有机化合物可被许多生物(包括鱼类)作为能源物质”。我的助手张培胜开发出“丙酮酸诱鱼剂”它是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酵解过程为:水生植物中的淀粉——葡萄糖——丙酮酸——三磷酸腺苷——乙醇——…….
由葡萄糖酵解(jiaojie怎么能读成这个音呢害得我找了老半天)为丙酮酸可分为三个阶段,历经十步反应。我们不去研究这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但丙酮酸的接力者——三磷酸腺苷,我们要抓住不放。
三磷酸腺苷(ATP)属于核酸类,是生物体内(人、动物、鱼类)制造能量的重要物质。细胞内的一切所需能量的反应和过程,绝大多数都由它的分解直接获得。而丙酮酸是生产ATP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体内合成)。
在100毫升水中,滴入两滴丙酮酸溶液后合成面团。对于这样的面团,实验鱼十分兴奋,围啃不走。而用自来水合成的面团却无鱼问津。若在其溶液中再滴入两滴药用消毒酒精(含乙醇75%),诱鱼效果更好。实钓结果和实验效果一致。钓友们自制发酵鱼饵,也含有丙酮酸的成分。它是水体中营养物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诱鱼效果的中间产物的复制品。所不同的是,淀粉原料取材于陆生粮食作物。
丙酮酸的开发只是藻元素寻找过程中的一个例子。在能量流动和营养物循环过程中,可以找到成百上千种诱鱼活性物质。这绝不是夸大其词辞。
第三条渠道是从“祖传秘方”中寻找藻元素。
三十年前,一位陌生的四川钓友与我同在武昌南湖垂钓。刚来到钓场,他向我借用自行车去办事,并嘱我帮他照看渔具。我爽快地答应了。之后他送了我一坨窝饵并附耳说:“这是“祖传秘方”,臭蚯蚓加桃酥能引大鲫鱼”。我试了一下,确实有效果。为了解开这个谜底,我决定亲自制作。但在剁蚯蚓时,一股刺鼻的臭氨水味儿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又跑到附近的食品加工厂,参观桃酥点心的制作过程。当工人们打开烘箱时,又是一股臭氨水味儿迎面扑来。工人们带着口罩,我只好以手掩鼻。问:臭味儿从何而来?答:和面时加了一点小碱,为了让点心“酥松”。又问:小碱为何物?答:碳酸氢氨(NH4HCO3).我当即买了500克(仅几角钱)。之后我将碳酸氢氨化成水后和到麦麸中打窝,立即见到鱼泡向窝中汇集。
碳酸氢氨为什么有诱鱼效果?
冬天,南方鱼池抽水干塘进行捕捞,会发现池底有许多新鲜蚯蚓粪和红虫(摇蚊幼虫)的穴居小孔(是红虫与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及食物、排泄物的通道)。一锹下去,水蚯蚓和红虫被挖出来。将它们放在鼻子底下,会闻到从红虫穴居小孔及蚯蚓粪便中散发出的很淡的臭氨气味儿。这是蚯蚓和红虫的排泄物的臭味儿。它的化学成分就是氨气(NH4),它在水中以带正电的NH4+离子形式存在。这和碳酸氢氨入水后分解出NH4+一样。垂钓时,我们常看到鱼泡在移动,有时会出现残叶、烂草和碎渣的突然上浮现象。这就是鲫鱼、鲤鱼从NH4+的出现侦查到了水蚯蚓和红虫的穴居位子,并以“咳嗽”的方法将食物对象“挖出”。
传统秘方中的酒米(乙醇)、牛粪、鸭粪、蚯蚓粪(氨)、山奈、(维生素P)和阿魏(硫化物等),都是水中鱼类食物出现的化学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09-25 19:28:17 | 只看该作者
z快快到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10-04 16:33:22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10-04 16:58:5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帖子,顶起来。多读几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10-20 23:00:3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希望能解开谜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1 20:07:0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11-01 21:31:1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帖子,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11-03 22:14: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大家快顶呀,太想看寻找藻元素(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