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渔人生活]

古代钓鱼图案(一)

[复制链接]
查看: 3273|回复: 4
发表于 2013-03-07 2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人类记载自己所从事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符号、文字记录;一种是图形图象记录。图形图象记录是把人们曾做过的某些事情或是某些社会活动,用图形的方式刻画在有形的物体上,以达到显示记载之效。从结绳记事时起,人类就实现了对自己的某些社会活动有意识的记录。同时,也开始了图形记录。这种形象的记录,保存下来的有:广西、山东、内蒙、新疆等地发现的古崖画;有舞蹈纹彩陶盆;有镌刻在铜器上的水陆攻战图;有各地发现的画像砖及画像石刻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对自己社会活动的形象记录。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反映当时钓鱼活动的图象。
         甲骨文出现在商代,距今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甲骨文中有很多是象形文字,“渔”字就如图所示,多像一个人持竿正钓着一条大鱼!这正是当时钓鱼活动的形象记录。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铜器造型工艺炉火纯青,器物外表的各种装饰也繁复而精美。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幅幅反映社会活动的线刻图案开始出现在铜器上。其中就有反映当时钓鱼活动的图饰。图 是一幅镌刻在铜匣上的纹饰
其中有放牧、生产等场面;也有祭祀及生活场面;
此外,还有一处是反映钓鱼情景的画面。图上钓者
躬立池边,手持一根较短的钓竿,钓线也不太长,垂着一只大鱼钩在钓鱼。钓具的比例使现代钓者比较吃惊,似乎不能接受。其实,图案的镌刻本身就不是很精确的,鱼钩刻的大一点,不是容易使人看的更明白吗?而这件铜器本身又是战国时期的实用器物,所画情景当然有很高的可信程度。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当时的鱼钩,有的确实较大。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鱼钩来看,有的长达5——7厘米。可见,此图中的鱼钩之大并非是毫无道理的。这幅钓鱼图案,线条流畅、可划清晰、构图朴实,生动地勾描了一幕当时的垂钓情景。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使用钓竿钓鱼的图案。
  为什么会在日常生活用具上出现钓鱼图案?应该说,这正是当时钓鱼活动比较普遍,也比较活跃的缘故。从古籍的记载来看,当时有帝王和王妃垂钓、有读书人垂钓、也有政客及谋士们垂钓。当然,在民众之中“立乎横淤之岸,倚乎杨柳之间”的钓者更是不计其数了。《战国策》中以对话形式记载了一则魏王与龙阳君的钓鱼故事:“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臣之所得鱼也。王曰:何为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臣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入於庭、避人于涂,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大王。臣亦犹囊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
  古代帝王钓鱼早已有之,但帝王携王妃共钓,这还是古籍首载。至于魏王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先不去管他,就龙阳君钓鱼而论,妇女钓鱼在战国时期已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了。龙阳君娴熟的钓鱼技术喻示了她以往曾多次从事这项活动。虽然,一段心事勾起的悲伤,把钓鱼的快事渲染的凄凄楚楚,但是龙阳君借弃鱼的想法与魏王倾吐了忧虑,双方沟通了思想,非常策略地解决了问题,也为自己以后继续“爵至人君”的地位,铺设了坦途。
  《庄子.外物篇》记载:“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犊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己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惊扬而奋 ,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 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何许人也?不见史传,但任公子此钓却颇为壮观。其钓钩之大、钓线之粗、钓饵之多是闻所未闻的。虽然作者笔端挥洒着夸张的意味,但仍能看出任公子丰富的海钓经验。特别是钓到大鱼时,沉着应战、张弛有度、技术娴熟。此篇记述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海钓。当时若有钓鱼比赛的话,任公子定会获取金牌之誉的。
  《庄子》一书的作者庄周也曾于濮水之滨钓过鱼。濮水即今     
  。《方舆览胜》“濮州有庄子钓台”。濮州即今山东濮县,旧有庄子祠,为唐代贞观年兴建,祠堂附近即庄子钓台。庄子笔下的任公子之所以有赫赫的钓绩,看来还是因为庄周本人会钓鱼,否则任公子何许之人?不会史册挂名,恐怕连钓鱼之事也不会载入洋洋万言的《庄子》一书。
  遛鱼,是钓鱼技术之一。垂钓者在钓住大鱼后,如果钓线的强度和鱼钩的强度不足以将鱼直接提上来时,遛鱼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了。《傅子》记载:“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之,则无不得也”。“纵而随之,制而后牵”是古代钓者总结遛鱼的一条定理。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钓鱼技术,史籍记载很多,其中有两则颇具代表性。《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十“宋玉与登徒子皆受钓于玄洲,止而并见于楚襄王。登徒子曰:夫玄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王曰:其善奈何?登徒子对曰:夫玄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饵若蛆 ,钩如细针,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岂可谓无术乎?夫玄洲,芳水饵、挂缴钩,其意不可得。退而牵行,下触清泥,上则波 。玄洲因水势而施之,颉之顽之,委纵收敛,与鱼沉浮,及其解弛也,因而获之。……宋玉进曰:……今察玄洲之钓也,左挟鱼 ,右执槁竿,立于横淤之崖,倚乎杨柳之间,精不离乎鱼啄,思不出乎鲋鳊,形容枯槁,神色憔悴,乐不役勤,获不当费,斯乃水滨之役夫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7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渔文化,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7 22: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8 08: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4 08: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决定以后只会看好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