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钓钓法]

手竿钓鱼钓组连接三种基本特性[图]

[复制链接]
查看: 1576|回复: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02-14 19:4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竿钓鱼钓组连接三种基本特性[图]

提到手竿,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手竿是一种追求垂钓效率的玩法。由于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将分为三部分来进行介绍。在手竿的玩法中,是由钩、线、漂、坠合理的搭配成为钓组,之后使用手竿来垂钓的一种玩法。手竿具有对象鱼的针对性更强、钓组的灵敏度更高、浮漂调整的精细度更准的一个垂钓方式,下面就先来说说手竿的基本特征和手竿中钓钩与饵料的随动性特征。

一、手竿组的基本特征

现行的手竿钓组,其实是属于一种典型的垂钓近点的玩法,因为浮漂的漂尾非常细,所以如果使用长竿垂钓远处时,能否看清浮漂都会成为问题。细漂尾的浮漂受的浮力和阻力都非常小,因而能够与饵钩的重量匹配连动,实现了饵钩代坠技术的垂钓形式。但是,细漂钓组却很难适应于钓点稍远及风浪、水流、草眼等环境条件下施钓,也不宜于红虫、蚯蚓和麦麸之类的饵诱钓。手竿组的基本特征:立式细尾漂、长脑线、饵钩带坠、易拉饵、短竿长线抛饵钓。悬坠饵料触底的这种钓法,我们可以说它是在手竿中大放异彩的,然而它并不是手竿的全部,更不能说明手竿要比传统钓高级。可见,源于传统钓组技术的手竿钓组,却不能实现更新换代传统钓组的技术进步。



二、钓饵和钓钩的随动性

钓饵和钓钩随动的灵敏度高,就可以让鱼能够轻易地吸起钓钩和饵料,放心地吞进口腔里。要使钓具做到饵钩随动的高灵敏度,俗称的“线要细、钩要小”是必然的首选。

较小的钩型,伴随着饵进入鱼的口腔时不会产生阻碍,鱼吸起钩饵之后,不会感觉到饵料中有钩之异物而产生警惕或恐惧,这才放心地将吸入口唇中的饵钩吞进口腔里。进入鱼口腔里的钩虽小,只要是提竿时的力度适当,却是很难有鱼能够脱钩逃去的。

拴结钩的脑线要细,鱼吸起带有钓钩和饵料的瞬间,饵钩带着脑线运行。除了饵钩在水中向着下方运行之外,无论饵钩是从水底地面向着上方的运行,还是从水底地面斜向上方的运行;或者是在水底地面的平行运行,靠近钩柄段的部分脑线相对于水体来说,总是呈现出弯弓状的切水运行。切水运动的脑线段所产生水体阻力的大小,在切水运动的脑线段长度和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取决于脑线直径的大小:较粗脑线的切水运行阻力较大,且线体显得较为僵硬,会增加切水脑线段的长度而增大运行阻力,这些都是有碍饵钩随动的重要因素。

脑线要长,脑线的长度决定钩与坠之间的距离。悬坠钓是提高漂饵连动灵敏度的有效措施,却不能解决钓组的饵钩随动灵敏问题。脑线偏短时,鱼吸食钩饵即会连带着拉动坠。由于坠的形状和重量在水体中产生运动的阻力,不仅会阻碍着饵钩的随动,甚至于因重力容易将鱼吸入口唇的钩饵拉落脱口,还会使鱼产生警觉或恐惧而弃之。这就要求脑线具有足够的长度,才能在鱼吸起钩饵时,不会带着坠动,让坠的重量依旧施加在浮力平衡的漂上。鱼品尝着钓饵美味,自然而然地将钩吞进口腔。

三、手竿浮漂与手竿线组的关系

在我们日常垂钓中,浮漂如果随着钓饵和钓钩一同运动的灵敏度高,那么在浮漂反映出鱼类吸食、碰触钓饵的信号传递的一致性就会很好,浮漂的动作越准确、越及时,那么我们提竿刺鱼的成功率就会越高。当我们研究整体钓组的浮漂和钓饵的运动时,关键点就是在分析鱼类吸食饵料的讯号,与浮漂的下沉和上升动作的灵敏度。无论是传统钓的钓组,还是手竿线组,只要使用的是悬坠触底钓、悬坠浮底钓和悬坠钓的方式,只要线组中的铅坠是保持悬浮状态下时,这才是提高浮漂和钓饵运动灵敏度的首要条件。

传统钓组使用的浮漂比较粗大,因为传统钓要保持在任何复杂地形和水情环境下,都能清洗的观察浮漂动作的原因。中渔网钓技大全http://www.fish960.com/dfjq/。这种浮漂的漂尾直径都比较大,最小的直径是1.8毫米,一般都在2毫米以上。粗大的浮漂自身浮力大,钓组中其它部件,包括钓钩和鱼饵的自身重量,对于这种粗大的浮漂而言,浮力的抵消会比较低。其次传统钓组在追求稳定性方面比较突出,通过铅坠定底的方式来给鱼类创造更加稳定的吃饵条件,从而中鱼率会非常高,往往是鱼类吃死口以后,拉动整个钓组,浮漂的讯号才会体现出来。当然传统钓法中也分铅坠落底钓和铅坠悬浮钓法两种。

手竿玩法其实就是从传统钓法中单独剥离出的一个玩法,它更追求垂钓的的效率,利用精细钓组搭配和调整浮漂,手竿线组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便于鱼类吃饵动作能够更加及时的通过手竿线组体现在浮漂上。

手竿线组是一种典型的悬坠钓法,将手竿线组中的铅皮座通过浮漂的浮力将它保持于脱离水底的状态。要完成这种悬坠状态,相应的就要求手竿浮漂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其次手竿通常使用的钓竿长度比较短,这样便于提高整体的抛投动作,以完成手竿钓法中最重要的诱钓结合效果。

手竿线组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比较细,这是非常有利于吃口动作有效传递的一个做法。而且手竿浮漂的浮力虽然没有传统浮漂的浮力大,但是手竿线组的整体重量都要远远低于传统钓组。当我们调整手竿浮漂时,其实最终调的都是手竿线组的紧绷程度而已。可以说,只要使用悬坠钓法,在调整浮漂时我们设定的调目就是主线到铅坠部分的线组绷紧程度;而浮漂调目和钓目之间的差值,就是在调整手竿线组中的八字环到鱼钩和钓饵之间的子线绷紧程度。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个技巧时,就可以灵活的通过调整手竿浮漂的调目和钓目,来准确的体现鱼类的吃口动作了。手竿线组的紧绷程度越高,鱼类吃口动作就传递的更加迅速;如果浮漂调整的较低,那么相应的线组紧绷程度也就在降低,所以浮漂讯号在手竿线组的传递速度也就会衰减很多。

四、手竿线组的环境适应性

传统钓组的加粗浮漂、独坠,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却不能实现浮漂和钓饵连动灵敏高的饵钩代坠技术结构形式,只得使用较短的粗子线,以削弱钓组中饵料和钓钩的随动灵敏度为代价,来提升钓组的浮漂和饵料的连动灵敏度。这是传统钓组的饵料与钓钩随动性和浮漂与饵料连动性远比手竿钓组差的根本原因,也是大家认为手竿钓组灵敏度高的原因。



五、手竿线组的三个基本特性

1.实现饵料与钓钩随动性最佳的技术要素包括:小钩、细子线和长子线。其中的长子线必须是用饵料与钓钩来代替铅坠技术来实现的。
2.实现浮漂与饵料连动性的最佳技术方案是饵料和钓钩代替铅坠的技术。
3.实现环境适应性强的最佳措施是使用粗显漂的浮漂。

六、手竿线组的特性标志

一副钓钩、钓线、浮漂、铅坠匹配组合完好的钓组,是否具备钓组应具有的三项基本性能,通过观察构成钓组的相关元件技术规格的简便方法,即可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够表证钓组基本性能的结构标志有二。

标志之一:长子线,表征钓组具有良好的饵料与钓钩随动性和浮漂与饵料连动性。钓具的子线要长些,一般应大于等于16厘米。中渔网钓技大全http://www.fish960.com/dfjq/。子线的长短,可以衡量钓组的饵料与钓钩的随动性和浮漂与饵料的连动性优劣。子线长,饵钩距离铅坠远一些,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减轻铅坠对鱼吸食鱼钩和饵料的影响,让饵钩任由鱼放心地吸食吞纳之,只待稳稳地提竿准能拖着鱼上岸来;另一方面标志着该钓组是以其漂的所受浮力与坠重量相匹配平衡,其饵钩重量与浮漂的显漂所受浮力相匹配,从而实现钓组的饵钩代坠,鱼吸食钩饵较轻的动作,也会引起浮漂作出相应的浮动显示。

标志之二:粗显漂的浮漂,表证钓具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钓组的浮漂,其标有色目的段应叫作显漂或示漂,手竿漂称其为漂尾。显漂的直径要粗一些,一般应大于等于2毫米。显漂直径的粗细,决定漂显示高度的有效视距的远近。粗显漂与细显漂显示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粗显漂显示的有效视距较细显漂显示的有效视距远,这就标志着粗显漂钓组的环境适应性强,细显漂钓组的环境适应性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02-14 21:29: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02-15 08:38: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02-15 11:13: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02-15 13:13: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02-15 14:37: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经验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02-15 22:41: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经验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02-20 13:12:4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