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一次寒潮,被炒得到了极致。广播、电视,电脑、手机……铺天盖地。有说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有说比零八江南大冰冻还冷几倍的;有说……。总之,就差世界末日来临没人说! 别的不知道,零八年的大冰冻至今没敢忘。一连几十天的冰冻,火车停运、汽车抛锚,老百姓窝在家里打哆嗦。惊弓之鸟,说来都怕! 再要是不抓紧钓鱼,怕是2020年就跟鱼说“拜拜”了!再忙的活,也得停下,火急火燎钓鱼去。 吃过早饭,目送学童上学。直奔离家很近的东塘湖。十来分钟的路程,转眼就到。风平浪静,场面火热,三、四里路的湖岸,三、五米一个人,就跟韩信点兵里的“一字长蛇阵”差不离!
不用大脑,用膝盖都能想到:这里一定是出鱼了! 上次比赛开封了没用完的“金版野趣”饵料,主攻的是“大鲫鱼”,正好这里的鲫鱼不小,派上用场了! 这款饵优点是香味纯正、状态好,有点甜甜的味儿,我对它是情有独钟,用的很顺手。这次因为是冬天,出丝慢,我特意加了一份龙王恨的状态粉。这也是我的习惯,每每冬天,我都放一份拉大团或是状态粉。
老乡、同事老C每天都来这里,今天他也来了。我在他旁边找了个位置三下两下就摆开了“战场”!回头看一下老C,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装备简陋,还悠哉悠哉叼一根烟卷;三根五、六米长的竿子,一溜安卧在枯死的水葫芦草上,很有一点派头。
问他每天的钓况,回答令我肃然起敬:“每天八点来,下午五点结束,两三斤鱼那是没问题!” 我和他年龄基本相仿,能从早上八点钓到下午五点,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说明他的心理年龄比我年轻十多岁! 不眼红老C了,开钓吧。三米九的矮竿子,估计全塘稀少。1.0的主线,0.25的子线,全是正宗的龙王恨! 根据上次鱼口轻的经验教训,我这次特意绑了几副两种颜色的鱼钩,下钩白袖、上钩金袖。通过观察上钩与下钩哪个上鱼多来调整钓目,便于随时掌握鱼层。
冬天钓远肯定不错,但像这么寒潮来临的前夕,温度异常的高,钓近一样的上鱼。这不,荡了三竿就来信号,抖竿就一条大鲫鱼。
照比他们这些传统蚯蚓钓朋友,我上鱼快令他们愕然。他们没个几十分钟难得将鱼引来。他们多是五、六米的竿子,水又浅,抛在十米开外钓鱼。可酒米不可能一步到位准确抛到十米开外,于是一把一把连续抛。于是四、五米、十来平方之内都是酒米。鱼儿没个半天也发现不了蚯蚓。这就是他们发窝慢的原因!我则相反,短竿抛的准,加上龙饵的馨香四射。没几竿就成“香窝”了,所以上鱼快。这不,又连上几条!
老C也要了我一坨香甜饵。可用不习惯,说是太酥松,不着钩,抛出去就散了。于是喃喃着:“还是蚯蚓好!” 许多朋友也都翻箱倒柜开粉饵,无奈何隔行如隔山。他们将饵加入太多的拉丝粉,饵料硬邦邦的。抛是好抛,但适口性差,还不如蚯蚓好吃。 冬天钓鱼,特别讲究饵料的状态。一定得轻轻的、松松的、柳絮棉花状。鱼儿轻轻一吸就进口了! 十一点多了,太阳快当顶了,肚子有点咕咕叫了。见好就收吧!提起鱼护,不错不错,比较满意!
回家一称2.25公斤。应该比大多数传统钓一天的量还多。
大的留下红烧,小一点的熬汤。汤熬的就跟浓牛奶一样。将鱼渣捞出倒掉,放入白萝卜块小火慢炖。鲫鱼温补、冬吃萝卜小人参……
第二天真的寒潮来了,其实也就那样,没有炒作的那么冷。好在帮我促成了这么一次“抢钓寒潮前”的作钓! 小结:冬天不一定非要用腥饵,龙王恨的金版野趣甜香饵,一样的上鱼,不信你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