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文学]

钓鱼历史渊源简述[图]

[复制链接]
查看: 1928|回复: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03-06 16:2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钓鱼历史渊源简述[图]

  高雅古朴的垂钓活动它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产活动,随生活环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分离成为一种充满趣味,充满智能,充满活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穿山越谷的溪流,为垂钓提供优良的自然钓场和丰富的鱼类资源。钓鱼爱好者陶醉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深谷的清风吹走城市的喧嚣,钓竿的颤动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这真是钓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乐,乐趣相融。

  在神农、黄帝、尧、舜时期,产生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考古挖掘发现了很多鱼叉和鱼钩。陕西省西安半坡村、黑龙江小兴凯湖岗上、宁安遗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阿善遗址等,都发现了许多骨制鱼钓。距今大约有六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钓鱼文物。这些鱼钓的造型多样,有的在钩尖下面磨出了倒刺,有拴钓线的槽,由此可证当时的垂钓活动已具有较高水平,对了解我国的垂钓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竹制钓竿的文字记载见于诗歌总集《诗经》,在《季风》章中,有“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淇   ,指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河南省北部淇县的淇河),这表明了二千多年前的春秋载国时期,人们已经用细细的竹竿在江河中垂钓了。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垂钓的佳作,我们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垂钓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自古以来就像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上古文学中,在诗歌方面有《诗经》和《楚辞》两个诗歌总集。《楚辞》描述垂钓的不多,《诗经》却有不少歌谣描绘了古代人们钓鱼生活。《小雅·采绿》篇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因为丈夫出门逾期不归心中思念,用自问自答的表达形式写出:“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为何,维丝伊缗。维鲂(武昌鱼)及(鱼)”这个女子很有趣地说,男人去钓鱼,我要帮他理丝线。他钓什么鱼呢?鲂鱼和鲢鱼。可见在2500年前的周代,钓鱼已在民间普遍流行。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年间,我国社会从奴隶社会转变到封建社会。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钓鱼也感趣,他提出了“钓而不网”的主张,提倡钓鱼,不赞成用网打鱼。以后,历代名人作品中,关于垂钓的论述和描写就更多了。fish960.com
   
  西汉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记载了一些历史名人垂钓的史实。除人们熟知的吕望外,《淮阳侯列传》里还记述了著名的军事家韩信钓鱼的史实:“淮阳侯韩信者,淮阳人也,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和“淮阳城北临淮水,昔信去下乡而钓此。”
   
  汉代辞赋兴起。后汉的班固、张衡所作的辞赋中,都提及了钓鱼。班固的《西都赋》中心主题是盛赞西都的物产丰富、宫阙华丽,其中讲到西都人钓鱼用的鱼竿,是用翠鸟羽毛装饰得非常漂亮的鱼竿:“揄文竿,出比目。”《文选》李善注:“文竿,竿以翠羽为文也。”比目,就是比目鱼。这两句是说:用翠鸟羽毛装饰的鱼竿,钓上了比目鱼。《张衡的归田赋》一共200多字,写出了他咏志、仰射、俯钓、挥翰墨、弹五弦的闲逸生活,其中写到钓鱼和狩猎:“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失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都是生长在溪流里的长五寸左右的小鱼,从钓鱼立场看,汉代人已掌握了在流水中底钓的方法了。
   
  垂钓,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反映。魏末晋初的诗人嵇康,是一个钓鱼的行家。他写的《赠兄秀才入军》诗中有“流磻磻平皋,垂纶长川”和“嘉彼钓叟,得鱼忘筌”之句。是溪,在陕西宝鹳县东南,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皋是水边的高地。筌是盛鱼的竹蒌。诗的意意是:到当年姜太公钓过鱼的钓台上,把线投入河中垂钓,做一个闲逸的钓翁,钓上了鱼,连鱼竿都不要了,这是多么高兴呀。嵇康的诗虽然是赠给从军的哥哥嵇喜的,而诗中的情趣则完全是嵇康自己。因为嵇康并不是不知道从军的戎马生活不可能这样悠闲,而他所推崇的,仍然是隐士式的生活。最有意思的是“得鱼忘筌”之句,若不是钓鱼的行家,绝不会有这样深刻体会的。
   
  南朝(宋、齐、梁、陈)作家中,梁朝刘孝绰写的《钓鱼篇》有“银钩翡翠竿”之句,是银和铁合成的珍贵钓钩,以翡翠镶嵌作装饰的华贵竹钓竿,在当时士大夫中流传。陈朝张正见的《钓竿篇》则提到了以“黄金”作钓钩,更是阔绰,实际上是铜和金合成的珍贵鱼钩。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由于东晋以来人口大量南移,南方长期以来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如南齐皇帝箫宝卷在皇宫中用尽库银买黄金铺地凿成莲花,只为让爱妃潘玉儿走在上面“步步莲花”皇帝如此,社会上层竞相比阔亦不足为奇,所以用金、银制钓钩,翡翠钓竿,炫耀财富是有这个可能的。fish960.com
   


  古代很多名人、学者都喜爱钓鱼,虽然他们垂钓目的不相同,但培养高雅的情趣是完全一致的。我国第一个有名气的钓鱼人不是人们熟知的姜太公,而是古帝舜。
   
  舜是山东诸城人。青年时被推举为小首领,工作中勤恳为民,不偏听轻信,并经常深入群民之中实际解决题。拥护他的人越来越多,管理的地方不断扩大。人多地大,群民的纠纷也要增多。舜见此况,便带着鱼竿出巡、人们不知这其貌不扬的钓鱼人竟是他们的领袖。所到之处,亲耳目睹:蛮横者肆无忌惮、作威作福;善良者哭天呼地、受屈忍辱。他聪明能干,栽决快捷而公允。沿途巡视,饿了就钓鱼充饥,不派伙食、不受贿赂,很快平息各种纠纷。加强了团结,人心安定,农渔业都获大丰收。后来,帝尧将他提到身边作协理,不久把帝位禅让与舜。那时生产还很落后,人们以狩猎、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舜出巡时钓鱼是为了获得食物,这与后世的娱乐性垂钓是不相同的。
   
  驾八骏出巡的穆天子──周穆王,是继舜之后第二个有名的钓鱼人。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东征和西征途中,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树。不是为了获得食物,而是消遗娱乐了。
   
  人们熟知的姜太公是第三个有名气的钓鱼人。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吕是他的封姓,所以又叫他吕望。姜太公钓鱼,历史上确有其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盖常穷困,年老矣,以鱼钓(音干gdn,地名,即兹泉)周西伯(即周文王)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姜太公钓鱼的轶事,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评论得最中肯:“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姜尚在渭水钓鱼,是等待时机,放下钓竿,辅佐文王,打败纣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臣。fish960.com
   
  春秋战国时期楚左徒屈原,在楚襄王时期被放逐到江南。沿湘水到了今湖南湘阴罗,投江而死。在放逐期间,屈原曾垂钓于资水,至今湖南桃江县还有屈原钓鱼台遗迹。
   
  越国大夫范蟊离开越王勾践后,驾一只小船到了洞庭湖中,遇到大风浪,停舟靠岸钓鱼。钓到大鱼熟而食之,钓到小鱼者放生湖里。后人为了纪念范蠡,把它放生的鱼称为“范蠡鱼”。后来,范蠡隐居于无锡的太湖之滨,他提出“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齐威王见他,问道:公富足千方,家累仪金,用什么辨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说:“治生之法有五,养鱼第一。”公元前475前,范蠡着成《养鱼经》,这是我国第一部养鱼著述。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是钓鱼爱好者,他们把对垂钓的感受融注于诗歌之中,使后人分享他们的快乐。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的佳句;杜甫在《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淡淡数笔,生动地再现了唐代一个小渔村的生活图景。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酷爱钓鱼,他在《江雪》一诗中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张志和是人所共知的钓鱼里手。他隐居垂钓江湖,写过《渔歌子》五首,其中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首是最为吟诵人口的。明刻本《诗余划谱》刊了一幅《渔父》描绘了张志和烟波垂钓的意义。
   
  唐代诗人司空曙在《江村即事》诗中写道:“钓纶自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诗人描述了在幽寂遒美的自然景色中垂钓 的高雅情趣。
   
  宋代哲学家邵雍幼居河南辉县,非常熟悉衣村的生活。他在《渔樵问答》一书中,对竿钓渔具曾作了详细的讲述:“钓者六物:竿也,线也,浮也,况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他所说的六物,至今仍是竿钓的基本钓具。
   
  宋代宫廷里盛行钓鱼。北宋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诗中写道:“珠蕊受风寒天下暧,锦鳞吹浪日边明。”可见当时游钓的盛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爱钓鱼,他在诗中写道:“湖上移鱼子,初生人不畏。自从识钓饵,欲见更无烟。”可见他悠悠然自得的垂钓情趣。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回到故乡绍兴鉴湖边,“闲时钓秋水”,他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他迷于垂钓,到了想当渔夫的地步。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道情》里盛颂钓翁的闲逸生活:“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上述的历史资料中,可清楚地认识到:人们在垂钓活动中领略自然风光,培养高尚的情趣,是大益之所在。唐代诗人岑参的《渔父》诗说得好:“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渔父泛舟于清波间,他钓的是清心寡欲,心境象水一样恬静的高尚情趣,而不是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03-06 17:50: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03-06 19:11:07 | 只看该作者
好知识学习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03-06 23:52: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03-07 09:40: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03-12 08:49: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