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钓技巧]

初冬天深海船钓风向水流的特点

[复制链接]
查看: 2109|回复: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04-30 14: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冬天深海船钓风向水流的特点


    随着季节的变换,进入11月份大连地区的风就像得了疟疾一般,开始不断地打着摆子。南风为了守住最后这一寸土地,与实力逐渐强大的北风展开了争夺,我们钓鱼人每到这个季节常常为能不能出海钓鱼,反复的听着天气预报。

   风向与流水

    大连南部海域有几个标志性的地段,一个是黄白嘴与三山岛的航道附近,另一个就是铁山岬周边海域。每当风向与流水“顶牛”时,这两个地方浪涌就非常大。11月份大连地区盛行西南风和北风,当西南风和西南流或东北风与东北流遇上时,这两个海域的风浪就非常大,尤其是铁山岬海域,由于受潮汐的影响,使渤海湾巨大的水量不断地流动,退潮时渤海湾的海水向黄海流出,形成强大的西南海流;涨潮时黄海的水向渤海湾倾入,形成东北流。由于一进一出的水量巨大,所以铁山岬附近的海流非常大,最高时速可达6。5节,而且影响范围也非常广。受这两个海域的影响,再加上黄海北部众多岛屿“干扰”,大连地区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峡风浪自然就“与众不同”,也因此为大连地区的海域创造了丰饶的物产。

    有经验的船长会根据风向和风的大小,以及海流方向与时间来判断决定是否出船、什么时间出海。即使是船在这两个海域遇到较大的风浪,船长依然泰然自若,因为他知道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一过了这两个海域,风浪不但不会增加,相反还会减小。当然这需要和大海“交朋友”、形成默契,更需要有智慧和勇气。据说在没有GPS以前,有经验的老船长仅仅依靠手中的两斤重的铅托,根据测量水深就能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在今天,这份功力早已被雷达、卫星导航等先进的设备所代替。看来仪器先进了,人却退化了,这种现象在现在,尤其是未来是令人堪忧的,谁又能保证《未来水世界》不会发生。我现在用惯了电脑打字,经常将以前还认识的字用错、打错,这种症状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



(一)

流水与鱼

   俗话说:海猫子不知潮流。

   刚学钓鱼时(船钓),钓友一组织出海,头一天晚上心里象长了草一般,在床上浑浑噩噩如同烙油饼,满脑子都是大鱼上钩。即便是今天,只要有钓友说明天带你去一个新点,那里的鱼吃钩光光地,心里的草就会变成大树,整晚上长个不停。姜太公钓鱼钓得不是鱼,是官,中国五千年也只此一人,但我想武王大抵也是个钓鱼谜吧,否则怎会心有灵犀呢。太公大概知道武王是鱼谜,也知道他必在此经过,所以设局请君入瓮。今天大概想钻营不需要如此费劲,也大可不必这么拐弯抹角。但从这里我们应该悟出道理,想钓鱼、钓好鱼就应该了解如何才能钓到鱼。最起码不能让别人说自己是海猫子不知潮流吧。

   船老大长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慢流。何谓慢流?其实就是潮涨或落接近三分之二时,海流不急不缓,正是亿万年来鱼儿觅食时所形成的规律。当然仅仅知道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季节、水温、风向、钓具、钓技等等,都要或多或少的知道、掌握一些。但大海的深邃、浩淼与神秘,我们是很难完全了解的,其实就是穷其一生也难知万一。2002年,我在塔河湾钓鱼时,二宋发现一个新点,中午慢西流时只挂上几条鱼,不管你用啥样的鱼饵,还是变换船的位置,就是不吃钩。等到下午三点以后,东流水一起,那鱼就像疯了一样吃钩。有一次二宋跑偏近二三十米,鱼照样吃钩。到现在我也不知那里的鱼为何起东流吃钩,其他流水一概不吃钩。

   今年大头鱼(大西洋雪鱼)出现的比较早,往年一般要等到11月初,才是大头鱼“大盆”时节。我和很多船长探讨过,不一而终。有的说是今年海里鱼食太多,把大头鱼引来的;还有人说是今年匀七月,水温异常所致,等等。

    以上两个问题我这点水平是难以想明白了,究竟答案是什么,怕要烦劳大师解惑了。

(二)  

   大连地区每年到了冬至以后,是远海船钓的最佳季节。鱼人们纷纷杀奔圆岛、财神礁(遇岩礁)或沉船等地垂钓,但经过近十年的观察我发现,圆岛附近海域进入冬季后,白昼的海流明显有减小的趋势,而财神礁则相对不甚明显。就是说黄海北部越往东走,冬季海流减缓的趋势越大,越接近渤海海峡海流减缓的越不明显。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到,这是由于渤海湾的海水受潮汐影响,向黄海北部流出或涌入,造成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不遵守冬季海流减缓的规律。因此我们在垂钓这两个海域时,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个特殊的规律,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高低与海流

    船老大经常用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上高钓鱼。这里这个“高”是指相对远的地方,明白了什么是“高”,那么“低”就好理解了。在这里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慢流,慢流是一个时间概念,通俗的讲:就是海流在潮水涨退过程中相对较缓慢的时间段。海流又分两种:一是洋流,这是地球自转和大洋中的季风所形成的;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流”,它主要是由于潮汐的带动而引起的。我们所说的小流水是受大的洋流影响,尤其是每年春天时,所受影响更甚。但由于海流(不是洋流)受制约的因素很多,如海水的密度不同、风向、温差、月亮与太阳的引力、海水的深度、山岬、岛礁等等,就造成了不同地域的海流有各自不同的规律。

    有很多钓友常常依照潮汐表来判断何时慢流,其实这对于深海船钓来说误差是极大的,因为潮汐表上所标明的潮汐涨退时间,是指近岸海域的潮差时间。如果说大连港枯潮时间是中午12点整,那么此地的慢流时间应在3点半左右,如果你以此来判断三山岛的慢流时间那就大错特错了。海钓视频http://www.fish960.com/list-haidiao.html 按正常规律估算,三山岛的慢流时间至少要推迟半个小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往高走慢流的时间越晚,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的规律。如果想量化它与距离的关系却很难,因为潮汐受制约的因素太多了,用培根的话说:人不能踏过同一条河流。亿万年太久,也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潮汐。

    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钓鱼这项运动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

大头回游路线的猜测

    大西洋雪鱼每年11月前后回游到大连地区海域交配产卵,每年3月离去。目前国内水产品专家大概认为这种鱼非经济鱼类,因此相关研究甚少。从多年钓鱼经验来判断,大头鱼应该是从西太平洋东北部回游过来的。

   首先,在北朝鲜海域钓获的大西洋雪鱼是每年的4月底到10月份较多,其次从大连海域的钓况来看,圆岛以东的鱼获量多个大,而且出现的较早(每年10月中旬以后就出现鱼汛)。遇岩礁(财神礁)一带海域出现的较晚(11月初大盆鱼汛出现),而且个头较小。另外,从渔民捕捞的情况来看,每年2月份以后,大头鱼很少吃钩,但在网具中却经常出现。这说明大头鱼的产卵期至少应在每年的1月份以后,因为鱼类产卵期绝大部分都“闭谷”。(当然每年的其他时间,在远海也能钓到大头鱼,但鱼汛不集中)

    而日本海域钓获大头鱼的相关报道就较少,是不是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大西洋雪鱼回游路线很短,或者说,它根本就是黄海北部的坐地户?也许再过几年,我们部落的钓鱼人钓获大头后,在它身上安装上标志,或微型GPS信号发射装置,经过3~5年就可以完全弄清楚大西洋雪鱼的生存习性和回游路线。推广开来,黑鲉(黑鱼)、牙片、甚至将要绝种的渤海湾刀鱼或许有一线生机。

    风与鱼

    俗话说:风前雨后。

    大风之后好钓鱼,凡有经验的鱼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鱼也“晕船”,说得意思是大风大浪对鱼来说,也是灾难,虽然他们生活在大海中。1992年10月1日我和几个朋友到傅家庄西坨子夜钓鳝鱼,谁想当晚北风大作。可想而知,当夜鱼获很差(一鳝一黑)。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另外一个钓友在坨子正南面的悬崖上甩大鞭子,我的朋友钓获24条小嘴和石礓子,最小的半斤,最大的二斤左右,我钓了11条(我比朋友的水平差)。1997年11月20号大风之后,乘坐大连港港监一号船到圆岛钓鱼,从9点半下钩,钓到中午,全船钓获最多的(黄黑鱼)在200斤左右。

    风是鱼的风筝,每当冬季北风乍起时,就是我们大连鱼人“升帆”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11-13 20:52:37 | 只看该作者
真知灼见啊!楼主的帖子实在是一句中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