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渔人生活]

垂钓的境界(图)

[复制链接]
查看: 2053|回复: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6 16:4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垂钓的境界(图)

       每个人在追求境界 ,图中的这位天人合一不正是钓鱼人追求的吗?
       钓鱼得失可以重新来过,而人生却往往一失足,而铸成千古遗恨。
       中国人做事比较讲究境界,拿钓鱼来说,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是迫于生计,为生活而钓鱼。

       以沿海渔民结队渔季捕鱼,规模最大;水库池塘养鱼,则次之;护城河违规野钓,然后售于早市者,为最末。其最大的特点是,钓鱼与物质有涉,与精神无关。鱼即是食品,money,仅此而已;钓鱼是一种生产活动,是一个社会分工。这即是钓鱼的本源,也是钓鱼的最低境界。

       第二种是为钓鱼而钓鱼 比较在乎钓鱼的收获。

       各种钓鱼比赛最为典型。选手即是是专家,各种工具一应俱全,鱼儿习性了然于心,当然钓鱼的收获自然很大,非一般人能望其项背。其特点是对钓鱼有专门的研究,像做学问一样严谨;此时,鱼成了被研究的对象,或是一种荣誉的象征,钓鱼也从物质领域向精神产品过渡。此种钓鱼境界虽有提高,但仍然执着于钓鱼本身,未能释放心情。



       第三种是不为钓鱼而钓鱼 功夫在钓鱼之外  

       此种情况,境界已经有质的飞跃。钓鱼已经完全脱离了其原始的为生存求食物的本意,而上升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

       史书和文学上垂钓的事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姜太公钓鱼了,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不过职业的垂钓人士是不肯与之为伍的,但又不得不满怀敬佩之意。因为,最不象钓鱼而又最得垂钓之意,并真切地钓上大鱼的当属姜太公。  

       传说中姜太公在渭水之畔垂钓时,钓钩是直的,根本钓不上鱼,是意不在鱼而在人。是借垂钓之状,作兴衰之事。周文王狩猎过渭水,见一老翁在河畔垂钓,文王至而老翁视而不见,文王奇怪反而屈尊与之攀谈,于是有了一番风云际会。钓鱼成了政治手段,成了工作,无疑让奉垂钓为闲适的人们大跌眼镜,不以为伍。然而,姜太公文滔武略,失意之际静坐渭水之畔,垂钓于茫茫人海之中。终获垂青,旋而复起,以一根鱼竿,挑起了周初的千秋大业,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千古一绝的渔夫呢。

       第四种是为心情而钓鱼 钓多钓少没关系 强调钓鱼的过程  

       在此境界,钓鱼已经成为闲适生活的代表。功利目的性已经淡然而去,代之以恣情山水,随意洒脱,忘乎所为。

       真正体现这一垂钓精神的当属唐初的张志和了,他那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千古风流,早已被传为佳话了。这首词虽然写的是渔翁的生活,实际上抒发了士大夫爱自然、爱闲适、和爱自由的心境。青山对白鹭,一动一静;桃花应鳜鱼,一美一肥,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微微细雨更增添了诗情画意,朦胧之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宁静,淡远,怡然自得,怡然自乐,陶然之间已不须归去,或已流连忘返,如此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志趣,张志和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张志和是专业的垂钓人士,自称“烟波钓徒”,其实在大意上张志和的垂钓和姜太公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姜太公是直钩垂钓,意不在鱼而在乎人;相传张志和在太湖垂钓时常不设饵,可见渔翁之意亦不在鱼,而在乎山水之间尔。不过相比而言,张志和的垂钓似更贴近闲适的本意罢了。

       还有一个爱钓鱼的就是柳宗元了,他的那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令人印象深刻,但色调冷峻,场面肃杀,承继了柳宗元一贯的寒寂的风格。此情此景,除了让人感到心绪压抑之外,没有丝毫生活的情趣,如此垂钓,不作也罢。

       由此看来,钓鱼的境界之分,即是人的心态之分。而垂钓的真义确不在垂钓本身,而在于垂钓之外,山水也罢,兴衰也成,均是载体,最终都须回归于本心---垂钓者的心境。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0-16 19:00:5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彩、妙语连珠、佳词有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0-16 19:01: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0-16 19:44: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请注明,转帖也要注明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17 01:52: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17 08:59: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彩,我认为垂钓的境界是根据个人的修养,对鱼获的需求,和个人的习惯所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09 10:26: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研究颇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