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晋城]

手杆钓鲫名词术语解析二-九八钓王程宁大师【转】

[复制链接]
查看: 1573|回复: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01-14 08: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垂钓鱼饵
    1、 鱼饵:凡用于钓鱼的鱼类食物都可以称为鱼饵。在传统的概念中鱼饵分为诱饵和钓饵两种。随着台钓和竞技钓技术及钓鱼理念的不断发展,诱、钓一体的鱼饵被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所接受。
    2、 诱饵:此类饵料中含有对鱼类嗅觉能起到刺激作用的有机物质或化学成份,也被称为诱鱼剂。并利用诱饵溶化速度快,扩散性好(在水中梯度递解快)的特性,加快从四周诱鱼进窝的速度。
    3、 集鱼饵:当诱鱼剂把鱼诱进窝子后,能把鱼长时间留住的是集鱼饵。传统钓法中用曲酒浸泡的小米打窝子,就是利用酒的化学成份来诱鱼,实实在在的小米则是集鱼饵。散落一片的小米,让诱进窝的鱼有的吃,一时半会儿又吃不饱,所以久久不愿离去。
    4、 钓饵:挂在鱼钩上的饵料。竞技钓使用的钓饵,兼备了诱、集、钓三种功能。所以说在配制竞技钓使用的钓饵时要把诱、集、钓三要素统统考虑到,否则会出现,诱不来钓不着;诱得来留不住;留得住不咬钩等现象。
    5、 粉饵:加水后既可调制成钓饵,事先经过粉碎的饵料。
    6、 添加剂:也被称为“小药”或“小料”。指那些无法单独使用,必须添加在粉饵中使用,能提高钓饵诱鱼和促摄作用的物质。添加剂分为纯液体、半液体、固体粉状三种。

   使用时液体或半液体添加剂最好先溶于配饵用的水中,再用此水去调饵;使用固体添加剂最好先均匀地掺在粉饵中,然后再加水调饵。钓饵已调配好再加入添加剂其效果会受影响。因为高浓缩的添加剂事后加入,无法使它均匀地与钓饵融合和在一起,挂到钩上的钓饵所含的添加剂浓度会忽高忽低,引起鱼的警觉,有的饵球含添加剂浓度过高,反道会把鱼吓跑。另外后加添加剂,为了能掺匀要来回搋揉钓饵,破坏了钓饵的溶散性。
    7、 定饵:凭经验,根据水情、鱼情确定用饵方案。定饵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比赛成绩。因为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比赛中,正确使用钓饵是获胜的关键。
    8、 配饵:根据用饵方案,把各种要使用的主、副粉饵按照确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备用。
    9、 主饵:配制的钓饵中占比例最大的那种粉饵,既这个配方的主饵。主饵使用是否正确,用量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此饵是否好用的关键所在。 。
    10、 副饵:配制的钓饵中占比例较小的粉饵,就是副饵。副饵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副饵能改善主饵的饵性,起到烘托主饵的作用。如果副饵的色、香味均超过主饵,用量又大,结果会起到宣喧宾夺主作用,彻底改变了主饵的特性,造成用饵失败。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用很多种粉饵配在一起的饵,一定是个大杂烩,效果不会好。同时也说明配这种饵的人,对水情、鱼情不太了解,是心里没底的一种表现。
    11、 调饵:北方钓手称为“和饵”,广东一带的钓手称为“开饵”。也有人称“调饵”为“做饵”。按照事先定好的用水量,把配制好的粉饵溶入水中,再按不同的技术要求用手将其搋揉成饵团。调制出的钓饵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用水量是否正确(如果调制的是拉饵,水的温度也是重要的一环)。二是粉饵和水是否均匀融合,如果有一个个板结小块出现,说明粉饵吸水不均匀,会直接影响使用。三是加水后直接搋揉,还是放置几分钟后再搋揉,一定要根据粉饵的特点和预期想达到的标准,有计划的进行。比如说,用于钓底的饵,因为搋揉的不够,饵偏散,入水即化,造成底层鱼部分离底或上浮,钓底无法实现。相反钓浮的饵,搋揉过度,入水不化,造成鱼追饵下移,使鱼群难以在中上层停留。
    12、 饵性:指各种粉饵调制成钓饵后的特性。比如说搓饵方面:偏粘、偏散;颗粒粗、颗粒细;比重大、比重轻;横向溶散性好、溶化快、溶化慢;絮状物多、绵软而不糟、虽硬到底即化等等。拉饵方面:丝长、丝短、残留物多、粘线;出饵少、出饵多(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少和多的现象)、出饵不均(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忽少忽多不稳定)拉饵出现的各种问题,除饵性原因以外同拉饵的动作、方法有关。
    13、 饵的互融性:这里所讲的互融性,主要是指各种粉饵中所含的气味是否能融合。比如说含有奶香的饵同椰香饵、草莓香饵可以融合,也就是说可以搭配使用。而椰香饵同草莓香饵因香味很独特,不便搭配使用。如果搭配使用,不但抵消了各自的特性,可能还会产生怪异的气味。配制钓饵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种粉饵的特性,绝不能随意地搭配。
    14、 搓饵:必须用手先把调好的饵搓成球,再把钩子埋入饵球中并通过姆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动,把钩子封在饵球内,饵球外表不留下缝隙。搓饵是竞技钓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法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形状的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园柱形等等,而且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
    15、 拉饵:利用饵中含有小麦蛋白能形成一定的纤维束这一特性,把钩放在饵盘上,用饵团压住钩,持线的手轻轻把钩拉出既能挂上饵。拉饵是竞技钓发展中的一种上饵新技法,九八年第四届钓王杯之后开始被广大钓手使用,如今已成为竞技钓不可缺少的一们技术。拉饵所拉出的饵球大小、溶解速度,是否能达到钓目标鱼的要求,主要靠拉饵的质量和调制的方法。所以钓手中留传这样一句话:“会拉的不如会做的,会做的不如会配的”。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拉饵,很难适用于多种求要,做为一名钓手必须学会亲自配制拉饵。
    16、 小麦蛋白:拉饵必不可少的原料。加水后能形成面筋的一种从小麦中提取的物质,面粉加工厂及糕点厂常用的一种增稠增粘剂。钓鱼人鉴别小麦蛋白的简单办法是:白不带杂色,细而不滑,加少量的水调成稠糊状放置五分钟后,把它拉断时,能感觉到一定的弹性。质量差的很糟,轻轻一拉就断,毫无弹性。
    四、浮标调整

   1、调标: 指通过加减线组中的铅坠重量来设定浮标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受垂钓者不同的垂钓理念以及对浮标的不同理解,调标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不过在不同条件的水域垂钓或钓的鱼种不同时,如果自己习惯使用的调标方法不灵时,及时应变为上策。
    2、带饵调标: 调标时双钩挂饵,水线长度控制在饵球不触底,双饵悬浮。悬浮在水中的双饵,其自重已被浮标的浮力平衡掉,自重为零,在水中飘飘忽忽的。鱼游近钓饵时,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带动钓饵移动并导致浮标产生位移。采用这种方法调标的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在追求一种绝对灵敏。总是希望在鱼吃饵的第一动作中将其捕获。不过灵敏过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标的虚假信号明显增多。
翩翩起舞的浮标,会搞得你头昏脑涨,无所适从。虽说带饵调标,会造成浮标假动作增多,但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采用调灵钓钝之术既可化解假动作的烦恼。比如说挂双饵调一目,可以钓二目钓三目,甚至可以钓五目钓六目,只要浮标有信号,大胆钓钝无妨。对钓人而言不怕浮标乱动,就怕浮标不动。
    3、不带饵调标:不带饵调标也可以说成空钩调标。调标时除双钩不挂饵外,其它地方同带饵调标相同。这种调标的指导思想是忽略饵重不计,垂钓时至少让一个饵球落底。这种调标方法竞技钓爱好者们普遍使用,它的优点是灵钝共存,攻守兼备,对付滑口鱼有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调标方法只是在竞技鱼池中钓鲫鱼无往而不胜,在自然水域中钓其它鱼种则是胜败掺半,并无绝对优势。 无论是带饵调标,还是不带饵调标,都必须在双钩不触底的前题下进行,钩一触底,调出来的标是不准确的,初学者在这一点上必须格外注意。
    4、单钩调标:调标之前将底钩剪去,只保留一个钩子。喜欢采用这种方法调标的人,强调的是在垂钓时一定要让一个钩子卧在水底,另一个钩子触底,而且调钓之间,不用那么绕脑子。此方法简单实用,为多数中老年人采用。比如说,你习惯钓三目,那就单钩半水调到三目,忽略一个钩子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一副相同的子线。钓的时侯让浮标露出水面三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触底。
    5、实钓状态调标:调标的全过程一定要在实际垂钓的状态下完成。(1)、在确定钓点后在钓点内调标。(2)、用确定要使用的线组调标。(3)、实钓时大线入水,调标时也要大线入水;实钓时端着竿子钓,大线不入水的,调标时大线也不要入水。(4)、一定要在浮标和线组充分吃水后(浸水半个小时之后)再调标,否则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标来讲,可能会出现一两目的差距。
    6、 半水调标:指调标时双钩一定要处于悬浮状态,并非指水线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说在水深两米处调标,并不是让你用一米长的水线来调标。要真是这样调的标,可能反道不准了。因为在你调标时,有一米长的水线自重没被算在配重之内。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标来说,可能会相差一目以上。
    7、粗调:指在正式调浮标之前,先粗略地调整一下,然后边抛竿打窝子,边泡标泡线,过半个小时之后再正式调标。因为浮标和钓线都有微孔,入水后会吸一定量的水,这种粗调的方法就是让干标、干线充分吸水后再精调,确保调标准确。
    8、微调:微调一般都是在调标之后实际垂钓中发现浮标语言不太准确而加减极少量的铅皮或上下微量移动浮标。比如说,当你发现浮标有信号,提竿却不能中鱼或经常发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鱼现象时,你可以不调整铅重,只是向上移动三分之一目浮标,即可起到微调的作用。也可以不动浮标,只往铅坠里加一点点铅皮,使钓目向上移动一点。如果开始时是调五钓三,加上小铅皮后变成了调五钓两目半。这些方法都属于微调。
    9、调灵:指浮标调整后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在视标的高位。比如说调一比调二灵,调二比调三灵。但是这种灵是有条件的,并非绝对的,而且是虽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比如说我调的是三目,挂的双饵正好使浮标下沉到一目,此时双饵在水中的自重为零。如果改为调一目,挂的双饵与上面说的同重,那么此时的调三钓一从静态理论上来讲比调一钓一要灵。因为这种调三钓一,其双饵因自重完全被浮标的浮力所平衡,鱼轻轻一吸,就能把饵吸入口中。
    调一钓一时,双饵自重在水底除水对饵产生的浮力能减轻饵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于自重是存在的,鱼来吃食,只有当它的吸力大于饵所体现的自重时,饵才会被鱼吸入口中。这样相比调三是比调一灵。如果双饵重仍是两目,现改为调四目钓二目,同上面的调三钓一相比,这两种方法双饵自重都为零,其结果是调三钓一比调四钓二要灵。因为调四钓二,浮标露于水面的剩余浮力大于调三钓一的剩余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视标直经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长计算的话,第二目的体积就大于第一目。。
    那么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时,调三钓一的浮标所产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会大于调四钓二的浮标。从这种角度来讲,浮标调的目数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
    10、调平水:指把浮标的平衡点定在视标的顶端,让其与水面齐平。调平水分为空钩调平水和挂饵调平水两种。如果都是钓一目,挂饵调平水比空钩调平水要灵,其道理同第9条调灵中所说的道理相同。
    11、调目:就是上面所说的通过加减铅皮而设定的浮标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如果你调整后视标露出水面到第三目,那你就是调三目。视标露出水面到第四目,那你就是调四目。
    12、钓目:是实际垂钓时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设定钓目和垂钓中调整钓目,都是在调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调整浮标的灵敏度。钓目调整的原则是——钓目高于调目为灵,极限为双饵离底(像调三钓一);钓目低于调目为钝,钝至铅坠触底(像调三钓肚根)。调几钓几则是以这个调目为基点的不灵不钝。我们在垂钓中要掌握一个浮标的调整原则: 调目为基础,钓目是修正。如果调目设定错了,再怎么调整钓目,效果可能都不理想,因为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是不可能修正出好的效果的。
   13、浮标平衡点:就是浮标的“钓目”。当某支浮标在线组配重后,静止在水面不动时,浮标的视标与水平面相交的那条线就是该浮标此时的平衡点。此时浮标在水中产生的浮力同线组形成的重力是相等的,处于一种二力平衡状态。有人说我用的大铅坠小浮标(意思是说铅坠重力明显大于浮标浮力),怎么可能平衡呢?其实铅坠落地后大出浮标浮力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所以只要把水线长短调对了,露出水面不动的浮标同样处于平衡状态。
    浮标的平衡点,其特性是视标的任何点位都能成为平衡点,但是会随着线组配重的变化而改变。当加减铅坠重量,加长或缩短水线长度,更换重量不同的钩子、太空豆、插标座、铅皮座、八字环,都会造成浮标的平衡点发生变化。特别是悬坠悬饵钓时,当钓饵溶散脱钩后,灵敏度高的浮标会明显向上浮起。这就是原平衡点被打破,浮标在寻求新的平衡点。当浮标向上浮到一定位置不动后,新的平衡又产生了。
    有人把浮标视标的某个点位说成是浮标的最灵敏点,称它为“归零点” 并讲出一套复杂的测试方法。 这种“归零点”说法缺少科学依据,有故弄玄虚之嫌。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孔雀翎、巴尔沙木、桐木、芦苇等材质的浮标,都是全手工或半手工制作,几乎找不出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标,而有些人却在各不相同的浮标上标出同一个点位为最灵敏点。如果真是这样,还需要什么复杂的测试方法来找那个“归零点” 呢?
    14、 浮标的重心点: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标,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标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点位时会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标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该浮标的重心点。重心点偏上的浮标,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信号传递更准确及时。
    15、全浮力点:浮标视标的顶端,体现浮标最大浮力的点位。全浮力点也是体现浮标最大配重的点位。在实际垂钓中此点位也是浮标剩余浮力为零的点位。 。

    16、剩余浮力:当浮标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静止不动时,露在水上的视标部分被称为剩余浮力。露在水上的目数越多,剩余浮力越大,反之则小。
    17、剩余浮力为零:当浮标在配重作用下视标顶端也浸入水中,浮标处于悬浮状态时,既浮标的剩余浮力为零。当浮标剩余浮力为零时,也是浮标的全浮力体现。剩余浮力为零,同所谓的“归零点” 之说有所区别。处于悬浮状态的浮标,虽说处于最灵敏状态,但并无太大的实际使用意义,无需为提高浮标的灵敏度,刻义追求剩余浮力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01-14 11:0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01-14 11:41: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01-14 11:58: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