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东]

我的淡水鱼系列之六——鸭绿江鳝鱼传奇

[复制链接]
查看: 3667|回复: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06-27 13:42: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淡水鱼系列之六——鸭绿江鳝鱼传奇

  2006年,朋友曾经请我吃过抚仙湖的抗浪鱼(现在已经每公斤超过1000元),我请他吃点什么东西呢?最后想到了两种鱼,鸭绿江的鳝鱼和花棘子。主意有了,东西很难买到。好不容易花150元买了一条野生的鸭绿江鳝鱼,同样的价钱买了一条二斤重的花棘子。事后,我想了很多,小时候徒手摸过花棘子,摸过鳝鱼,这样的日子已经不再有了。在花棘子和鳝鱼中,我最感慨的是鳝鱼。因为我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是1969年前后,每年已过中秋节,天气变冷了,把大队的大船摆到江中,用一种肋刀,在鸭绿江捕捉鳝鱼。每到这个时候,就让大队食堂做好准备晚上吃炖鳝鱼。这时,大队干部也不走了,跟老师一块吃鳝鱼。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使用肋刀捕捉鳝鱼。我们几个老师在江中向岸上喊,有多少人?有了准确的人数,就按人数每人一斤半捕捞。够数了,上岸。做好了,一人一碗鳝鱼,一个大饼子,吃。吃完了,回家。

  可这样的日子,现在难找了。

  鸭绿江鳝鱼的样子细长,前部筒状,后部侧扁。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圆。鳝鱼的鳞呈席状排列,非常小,埋于皮下,皮下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加上其外表皮有一层溜滑溜滑的粘液质,给人的感觉好像没有鱼鳞。由于鳝鱼的样子有点儿像蛇,不少人不敢吃它。这大可不必。鳝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26.7%,脂肪30.8%,维生素A含量尤其丰富,磷、钙、铁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它也可以药用,主要功能:补虚复元气、祛风湿、驱虫;对防治夜盲、肺炎等有滋补作用;对虚劳、风湿骨痛、脚气、妇女崩漏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它不论从营养上还是药用上来说,对促进新陈代谢、外伤出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都是良好的滋补品。

  鳝鱼的身体背侧呈暗绿色或黑灰色,腹侧与腹下为白色或黄色,因此也有人叫它青鳝、白鳝、鳗鱼、河鳗、蛇鱼,分类学上一般把鳝鱼叫作日本鳗鲡,属于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鳝鱼的雌雄个体没有明显的副性征,也没人见过成熟的鳝鱼卵子和精子,雌雄难分,有一些学者曾认为鳝鱼没有生殖器官,是永居江河的古老住户。其实,鳝鱼的生殖器官在淡水中无法发育成熟,需要在大海里发育完全。鳝鱼跟所有鳗鲡属鱼类一样,它的生命来自大洋深处,它最终还要回到大洋里终老一生,它不过是鸭绿江里的匆匆过客。

  鸭绿江鳝鱼的产卵场与出生地在我国台湾东部的太平洋里,在距离海岸550公里的海区,产卵时的鳝鱼处于约400米的深度。

  鳝鱼的受精卵在海中浮游一段时间,在春季孵化成透明的柳树叶状的仔鱼,称为叶鳗。叶鳗具有长针形的齿,用以捕捉微小的生物作为饵料。它们不久就开始作回老家的长途旅行。鳝鱼的仔稚鱼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柳叶鳗阶段,随海流到达其父母亲鱼降河出海的鸭绿江口海域沿海后,开始变态为玻璃鳗。再变成圆筒形线鳗,这就是小鳝鱼了。每年在鸭绿江口渔民捕捞的鳗鱼苗就是线鳗。从刚孵化的仔鱼到完成变态的小鳝鱼,鳝鱼要经过1年的时间才完成变态。变态后的小鳝鱼很快就生出一口圆锥形的小牙齿,并准备开始溯河。

  其实,每年春季自沿海进入江河中的鳝鱼只有雌性的鳝鱼,雄性的鳝鱼仍然留在江海交汇处的水域。雌性的鳝鱼可以继续上溯到距鸭绿江口六七百公里的上游地区。它们在江河、湖泊、塘堰、水库中生长、肥育、昼伏夜出。鳝鱼在淡水生活期间,由于体色带黄色研究人员称其为黄色鳗,丹东人把它叫作黄鳝。这里的黄鳝不是南方养殖的黄鳝,南方黄鳝属于合鳃目,没有鱼鳞。鸭绿江鳝鱼属于鳗鲡目,有鱼鳞。鸭绿江鳝鱼的黄色是区别野生鳝鱼与人工养殖鳝鱼的主要标志。黄色鳗栖息在海岸附近一直到内陆各种水体,丹东地区的一些山区的溪流也经常可以看到鳝鱼的影子。通常鳝鱼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长得大。当鳝鱼长到4-6岁时,身上体背颜色变黑,体侧颜色由黄色变银白,体内部生殖器官发达而消化器官萎缩,这时鳝鱼开始进入生殖洄游期,叫作银色鳗,丹东人叫它青鳝。在夏末秋初,青鳝,也就是雌性的鳝鱼开始在鸭绿江口与雄性的鳝鱼会合,雌雄结伴成为浩荡的大军,向着北纬23.5度、东经126度方圆三千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深处(深度400米),进行遥远的产卵洄游。亲鱼在生殖结束以后就死掉了。

  鳝鱼很有灵气,还能用皮肤呼吸。因此,每逢暴雨,山洪暴发,溪涧猛涨,鱼虾被冲散,不易捕食时,它们能离水上岸,象蛇一样蜿蜒上山,四处觅食。鳝鱼上岸在走过的地方分泌涂抹粘液,遇上危险时,可借助粘液,滑动如飞,逃之夭夭。这种本领使鳝鱼能够一个孤立的水域通过旱路进入另一个水域。

  白鳝鱼为肉食性鱼类。自然界鳗苗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生物,长大后主要摄食小虾、小蟹、水生昆虫、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鱼和高等植物的碎屑。鳝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下降到8—10℃以下时,基本停止摄食,钻入水底的泥中或石洞中进行冬眠;当水温高达30℃时也停止摄食。

  居住在鸭绿江边的丹东人利用鳝鱼钻入泥里的时机用鱼叉和肋刀捕鱼。用鱼叉很简单,只要把带有倒钩的鱼叉向水下的稀泥中扎下去,就可以扎上来一条鳝鱼,不过效率不高。肋刀捕鳝鱼效率很高。肋刀是从鱼叉演变而来的捕鱼工具,不过叉子的齿儿是横的,样子就像带有长长把子的木梳,也像半扇剔掉了肉的猪排骨。老百姓把排骨叫作肋笆,因此就把这种捕鱼工具叫作肋刀。肋刀可以在泥里横走,遇到鳝鱼就会把鳝鱼穿到齿儿上或夹在齿儿中间,有时一下子可以捉到三四条鳝鱼。

  那种快乐至今也令人难忘。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06-27 14:13:49 | 只看该作者
发帖时标清楚原创还是原创首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06-27 16:05: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06-27 18:58: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应该挺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06-27 23:19: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07-01 19:4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02-21 19: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中渔扫一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